刷手机刷到“东南亚电商流量又降了”,我第一反应是:完了,群里那帮做越南直播的朋友又要哭穷了。
8月最新数字出来,Lazada加Shopee六国总访问量不到6亿,比去年少了快一成。
听着像小数点,可换算成订单就是几十万包裹直接蒸发。
先说越南,TikTokShop像打了鸡血,半年GMV翻1.5倍,冲到42%份额,离Shopee只差8个点。
我上周看一个河内小主播卖拖鞋,三小时卖了7000双,佣金当场提现,后台数据闪得我眼花。
可热闹背后,半年跑了8万家店,留下来的全是手握工厂的大卖家。
小卖家扛不住新税:2月起进口货一律补增值税,标签还得改越南语,光翻译加贴标一双袜子成本涨8分钱,听起来不多,乘以一万单就是八百美金,直接吞掉利润。
印尼更离谱,8月70起社会动荡,直播功能说关就关,一关四天。
我认识一个广州老板,仓库在雅加达郊区,那四天仓库里堆了20吨女装,运费照付,主播工资照发,货却发不出去。
他跟我算了一笔账:一次停播等于烧掉一整月净利。
政府还加码,SNI认证、所得税、内容审查,条条都要钱要人。
去年TikTok曲线救国买下Tokopedia才保住牌照,现在回头一看,买路钱只是门票,后面每走一步都要再交过路费。
马来西亚、泰国这些原本被当作“新兴市场”的地方,现在也开始涨不动了。
Shopee在泰国搞免运,Lazada在马来撒优惠券,用户照领,下单却越来越精,只蹲大促。
流量贵、补贴卷、利润薄,成了死循环。
Amazon新加坡更惨,一个月掉15%流量,本地人都说“买小东西谁还用Amazon,贵还慢”。
连Tokopedia、Tiki这些地头蛇也在掉,说明问题不是平台,是整个池子水少了。
我总结下来就三句话:
越南是天堂也是绞肉机,能活下来的都是自带供应链的狠人;
印尼是金山但随时塌方,没本地团队别轻易碰;
其他几国看着温和,其实刀刀见骨,流量红利早就吃完。
想继续玩,先把合规当保命符,再把本地化当基本功,最后把内容做出人情味,不然再大的风口也只是一阵热风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