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东南亚电商市场如火如荼,印尼作为区域内人口最多、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,正经历着一场直播购物的狂潮。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,超过83%的印尼线上消费者每月至少观看一次直播带货,近六成表示“已经养成了直播购物习惯”,这一现象正在深刻改变当地的电商生态。
然而,在这场直播经济的爆发中,eBay作为全球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,却因自身缺乏直播功能而面临“无法直接参与”的尴尬局面。那么,eBay卖家是否注定与印尼这波消费热潮无缘?答案是否定的——在策略得当的前提下,eBay卖家依然可以借助印尼直播风口,收割远超以往的3倍流量,甚至打开全新的增长通道。
直播电商:印尼消费者的“新宠”
近年来,印尼的互联网普及率快速上升,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平台的广泛普及,直播购物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方式。TikTok、Shopee Live、Lazada Live等平台纷纷加码直播功能,形成了以娱乐+互动+种草为核心的电商消费闭环。
特别是在印尼城市年轻女性群体中,直播购物已成为“边看边买”的常态。数据显示,超过70%的Z世代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直播了解产品细节,甚至将主播的推荐视为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。
不仅如此,印尼消费者对价格敏感、对优惠有极高的响应度,直播中的限时秒杀、独家折扣等机制,恰好激发了他们“冲动消费”的欲望。
eBay卖家为何不能“袖手旁观”?
尽管eBay目前尚未在平台内上线直播功能,但对于跨境卖家来说,忽视印尼直播热潮意味着可能错过下一波流量红利。
一方面,印尼的电商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,预计到2025年,其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美元。另一方面,直播平台上日益频繁的“海外购”需求,让越来越多印尼用户愿意跳转至国际平台下单。
值得注意的是,eBay虽然在印尼没有本地化运营,但其平台上的产品,尤其是时尚、美妆、小众电子、收藏品等品类,常常因“独特性”受到印尼中产阶级的青睐。
也就是说,eBay卖家虽然无法在平台内直播,但却可以通过印尼外部的社交与直播平台,将流量引导至自己的eBay店铺中,实现“平台外种草,平台内成交”的营销闭环。
三步策略,eBay卖家照样吃到直播流量步骤一:抢占社交直播阵地,引导关注
TikTok、Instagram Reels、YouTube Shorts等平台已成为印尼年轻人日常娱乐的核心场所。eBay卖家可以通过注册本地社交账号,发布产品展示短视频、教程类内容、用户评价剪辑等,建立初步内容阵地。
更进一步的方式是与本地KOL合作,特别是中小型“垂类达人”。这些KOL在特定领域拥有极高的用户粘性,比如电子配件博主、美妆达人、手工艺爱好者等,通过合作直播或软性推广,将产品直接展现在受众面前。
举个例子,一位来自雅加达的TikTok美妆博主通过直播试色,向粉丝推荐某eBay店铺的海外彩妆产品,最终在直播后24小时内帮助该店铺引流超过4000人次,转化订单近百单。
步骤二:强化eBay店铺“承接力”
流量引入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转化发生在eBay店铺内。因此,卖家需要优化店铺页面,使其更符合印尼用户的浏览习惯。
语言优化:增加印尼语关键词,支持多语言页面。
移动端友好:印尼用户普遍通过手机购物,页面设计需简洁易读,操作流畅。
本地支付与物流信息透明:注明支持的国际物流方式、预计送达时间、是否支持COD(货到付款)等。
同时,可以设置直播专属折扣码,用于追踪流量来源及优化营销投入。
步骤三:数据驱动 + 持续运营
在每一次直播营销后,卖家应对比分析店铺流量、收藏、加购、转化率等关键指标,判断哪种内容形式或KOL合作最具ROI。
此外,也可以通过“粉丝回访”机制,持续沉淀用户。例如在直播结束后,通过社交平台私信发送专属优惠券,鼓励老用户复购或转发分享。
案例分享:从0到3倍流量增长的实战路径
一位主营复古服饰的中国eBay卖家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:去年年中,他开始通过印尼TikTok运营短视频账号,每周更新2-3条“穿搭演示+故事化情节”内容,并与一位当地模特型KOL合作进行直播带货。
在第一次直播之后,该卖家的eBay店铺UV(独立访客)环比增长210%,其中超过65%的流量来自TikTok跳转。随后通过持续投放短视频和优惠券策略,3个月内整体流量增长超过3倍,月均订单数增长达2.7倍。
直播只是开始,主动才有未来
印尼市场的潜力无需多言,83%的直播购物渗透率意味着消费者行为已经发生结构性改变。对于eBay卖家来说,虽然平台自身没有直播功能,但并不意味着只能“站在风口外观望”。
通过构建外部内容矩阵、利用直播引流工具、优化平台内承接能力,跨境卖家同样可以借助这股热潮,实现精准破圈和跨平台增长。
时代的风口不会等人,主动适应、积极布局,才是决胜印尼直播电商下半场的关键。
暂无评论内容